基地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地介绍 > 基地报道

我院廖付友博士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和专业研讨会的“科学探索奖”

日期:2021/12/27 10:19:09 阅读:2028

近日,我院在站博士后廖付友先后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二等,以及2021第四届光电材料与器件发展研讨会“科学探索奖”,廖博士的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肯定。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及补充经费,旨在鼓励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突出、有创新思维、取得了自主创新研究成果的博士后。

· 2021第四届光电材料与器件发展研讨会“科学探索奖”是由会议学术委员会参与评选,授予做出科研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项荣誉。







廖付友博士,2020年4月依托深圳虚拟大学园加入理大深圳研究院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与工艺和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师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柴扬副教授。

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参加学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次,省级奖项3次。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mall、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一、


课题组合影(左一为廖付友,左四为柴扬副教授)


今年,廖付友博士的“基于二维二硫化钼光电晶体管的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项目成功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该项目重点研究基于二维二硫化钼光电晶体管的自适应功能。面上资助每年两次,廖博士是深圳虚拟大学园本批次唯一获得者。


指导教师-柴扬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科学与纺织学院助理院长、香港物理学会副主席、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IEEE杰出讲师,曾担任IEEE EDS/SSC香港分会(2017—2019)主席。他曾获得2014年RGC杰出青年学者奖、2017年半导体科学与技术早期职业研究奖、2018/2019年理大应用科学与纺织学院杰出学者奖、2019年ICON-2DMAT青年科学家奖、2019/2020年理大校长奖(研究和学者活动),2021年度NR45青年创新人物奖,2021年度世界桂冠论坛青年科学家奖。目前研究兴趣专注于新型电子器件。




二、


2021年11月26日第四届光电材料与器件发展研讨会上,廖博士的学术报告“用于准确感知的仿生自适应视觉传感器”,获得大会最高奖项“科学探索奖”。本次会议仅六人获得该项殊荣。

廖博士介绍了其博后期间的最新科研成果——基于二硫化钼光电晶体管的仿生视觉传感器,它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增强和抑制特性,能够在大范围光照明下捕捉和感知场景。光电晶体管的栅极在不同照明条件下,通过局域化和动态的调节光灵敏度,实现视觉适应,显示出高达199 dB的有效感知范围。通过仿生视觉传感器的内部适应过程,光电晶体管阵列实现了暗适应和亮适应,提升了图像对比度和识别率,实现了场景的准确再现。




谈及成绩和荣誉,廖博士表示:这离不开深圳科技创新平台提供的机会和师从柴扬导师获得的国际化视野和指导。





关注我们


微信号|polyuszbase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